流传在都市的“鬼怪”传说,仿佛是城市的一副醒酒剂,充满了神秘感。作为谈资,都市传说就像香烟,接触过的人对它爱憎分明,没接触的人总是习以为常的敬而远之。与其说它是玄,毫无意义的虚构故事,倒不如把它当作城市生活的安慰剂,调味品,不在乎真真假假,只是听后哈哈一笑罢了。
在重庆本地流传的灵异故事当中,有一个地方就曾经因为号称是“民国第一鬼屋”,吸引了许多的人慕名前来,它就是位于北碚区东阳镇大沱口的白家洋房。在老重庆的眼中,更习惯称呼它为“北碚鬼楼”。
关于于北碚鬼楼,不仅在多部小说故事中有提及,还曾上过当时重庆的各大报纸,一度闹得沸沸扬扬。
1
以北碚为中心,从巨梁滩到巴豆林,由沥鼻峡、温塘峡、观音峡组成,全长27千米,俗称“小三峡”。
在国学大师林语堂的传记里也曾经提到过北碚鬼楼的事情:
“那是一座‘鬼屋’,没有人愿意去住。”陪同来的向导说。
“鬼屋!什么‘鬼屋’?”如斯不信。林太太和无双、妹妹也都不相信。
......“鬼屋”从此就传开了。
林语堂传纪里关于鬼楼的记载只是鬼楼传说的一个开始,从那以后离奇的事件一直发生不断,最终造就了鬼楼的民国传奇。
鬼楼为晚清民国初期的建筑,为白敦容所建,建筑精细漂亮,虽然从闹鬼之后再没有人敢靠近,但即使在现在从荒芜的外表中还是能看出当年的奢华,除建筑以外还有一个院子,屹立于山顶,又被树林环抱,一面镶嵌在峡谷的悬崖上,一面仅一条小路曲径通幽的通向山下,上可以鸟瞰整个温塘峡口的壮美风光,中可视江对面金刚古镇,下可以远眺北碚老城,风光堪称奇妙。
2
“北碚鬼楼”真的有鬼?在北碚到沙坪坝井口嘉陵江一线的老人回忆道,听祖上的老人说,这栋楼是上个世纪的老建筑。
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曾有人想要拆除鬼楼,结果砸墙的时候,墙砖掉在地上的草地中,竟然有红色血迹渗出,楼顶上的烟囱哗地一声掉了下来,刚好砸在砸墙人的身上,当场毙命。
从此以后就再没人敢打这栋楼的主意了。除此之外关于这栋楼还有一个传说,在老一辈人的传言当中,就曾经有人看见过一个面色惨白,披头散发的女人站在大楼的窗外,半夜的时候还能隐隐听见有女人的啜泣声。
关于这栋楼的传说越传越多,其中甚至还流传着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。
3
在民国初期,这栋小楼的主人是当地一个富裕的地主,当时地主的女儿居住的二楼面向是嘉陵江峡口悬崖的房间。每天清晨时分总有一段歌声飘进她的窗户。地主千金渐渐被这动人的歌声打动,经常趴在窗边静静地听着。经过多方打听后,地主千金才知道那些动人的声音都是一个年轻渔夫唱的打渔歌。
地主千金被歌中所唱的质朴情感打动,于是设法开始接近渔夫。渐渐的两人之间产生了真挚的情感,并且私下互定终生。可地主千金早已被许配给了一个军阀的儿子,为了摆脱婚事,地主千金采取了离家出走和绝食自杀等一切想得到的方法。地主心疼自己的女儿,于是想办法将婚事推脱了。
可是天底下哪有不透风的墙呢?军阀的儿子知道事情原委后就派人毁了渔夫的容貌和喉咙,并且烧掉了渔夫的家,对渔夫百般折磨。不堪面对心上人的渔夫在绝望中选择了自杀,而地主千金知道后这件事后便抱着渔夫从房子后的悬崖上一跃而下。
之后地主一家就搬离了这里,这栋空房子一直无人敢接手,传说一到半夜,房子里就会传出悠悠的歌声,像是男女对唱的情歌小调一般,那声音或低沉或婉转。而这个故事后来就成了1937年电影《夜半歌声》的原型,这栋“鬼楼”更成为了该电影的取景地。
4
中国恐怖片开山之作《夜半歌声》,可以说是一部电影救了一个公司!
“开山之作”,并不是指它是中国影史上第一部恐怖片,而是指它是第一部非常成功的恐怖片。
导演马徐维邦原本姓徐,因入赘马家为婿,所以冠以妻子家的姓氏,称为马徐维邦。他人清瘦,极重仪表,香港著名导演李翰祥曾在自己的作品中用大篇幅,描述他每日如何打理自己的发型,按照“三十六天罡”和“八卦”来洗脸。
李翰祥将马徐维邦比作中国的“希区柯克”,说他是中国影坛的恐怖片大导演。而马徐导演的成名作,就是1937的《夜半歌声》。
马徐维邦当时所在的电影公司名叫新华公司,大老板是张善琨。据说当年他筹拍的《新桃花扇》上映后反响非常冷清,每场都没几个观众,没多久就下线了。张善琨几乎耗尽身家,都准备解散公司,想了一夜,还是决定把手头准备开拍的《夜半歌声》完成。
他的这个决定,不仅让新华起死回生,还让新华成为电影界说得起话的大公司。《夜半歌声》至今已经多次被搬上银幕荧屏,宋丹萍、李晓霞的爱情悲剧几番上演,次次动人。
张国荣、吴倩莲也主演过一版,7.9的评分让它成为三版中分数最高的一版。
5
看了这么多关于“鬼楼”的传说,是不是觉得很神奇,但事实上关于这座“鬼楼”的传说完全出于一场误会。
“鬼楼”前身是上世纪20年代,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为留洋好友、庚子赔款委员会委员白敦容建造的一座能俯瞰嘉陵江景色的小洋楼。洋楼是为了给白敦容养病而修建的。
这位白敦容在国外时去娶了一个白皮肤的外国女人,在白敦容病逝后,停柩于楼中,他的洋夫人因为先生的去世十分难过,于是就经常于午夜时分在房子里哭泣,可是这在路过洋楼的不明就里的人眼中就觉得十分的恐怖,渐渐就有谣言传出。
至于说渗出血的墙砖其实也是一个误会。房子最初是在清末明初建造的,一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几十年间房子因为年久失修,又长年无人居住早就破败不堪,墙砖掉落本来就是常有的事,再加上房子周围有一种名叫“商陆”的野生果实,这种果实广布于长江以南红壤低丘陵地区,挤破后会有红色浆液溢出。
当时拆房队本来就在傍晚时分来拆房,再加上心中对“鬼楼”的传闻有所忌惮,失修掉落的墙体再加上被误认为是血迹的红色液体,慌乱之中就无法进行辨认也是有可能的。
其实真相也许就是这样简单,相比于流传期间的各种神奇说法,更让人惋惜的或许应该是,像这样一栋具有历史价值洋房由于缺少该有的维护和修缮,一段悲怆的爱情故事,最终却成为恐怖电影的脚本,实在可惜。